- 地區
- 湖北省
- 武漢
- 宜昌
- 黃石
- 襄陽
- 十堰
- 荊州
- 荊門
- 鄂州
- 名人
- 神龍架
- 孝感
- 黃岡
- 咸寧
- 隨州
- 仙桃
- 潛江
- 天門
- 恩施
釋曉云(1912年-2004年10月15日),廣東南海人,俗名游云山,字青峰。中華民國佛教天臺宗比丘尼,學術僧人,創辦了華梵大學。
釋曉云法師畢業于香港麗精美術學院及南中美術研究所,早年從事文學美術研究,繼而師事嶺南畫祖高劍父先生,有“嶺南女畫杰”之雅譽,民國24年創辦“文風韻苑”。對日抗戰期間于四川皈依釋昌圓老和尚,后負笈印度游學四年,研究古印度文化及印度藝術,并任泰戈爾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,講授中國繪晝藝術。1958年,依止天臺宗第44代祖師倓虛大師出家,自此更由禪而鉆研潛修天臺教觀與止觀。
1967年,應臺灣中國文化學院(今中國文化大學)之聘任,主講于哲學與藝術兩研究所,為永久教授,同時并任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之職,期間創辦蓮華學佛園、華梵佛學研究所。1990年于臺北縣石碇鄉大侖山創辦華梵工學院,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佛教界創辦之社會大學;
1993年華梵工學院更名為華梵人文科技大學,招收首屆“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”研究生和“中國文學系”學生,將人文與科技融合一爐;
1997年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升格改制為華梵大學,學校理念為“覺之教育”,并以“人文與科技融匯,慈悲與智慧相生”為創校宗旨,“德智能仁”為校訓。
釋曉云法師于2004年10月15日圓寂。2012年(民國101年)11月25日位于華梵大學的“曉云法師紀念館”落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