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地區
- 湖北省
- 武漢
- 宜昌
- 黃石
- 襄陽
- 十堰
- 荊州
- 荊門
- 鄂州
- 名人
- 神龍架
- 孝感
- 黃岡
- 咸寧
- 隨州
- 仙桃
- 潛江
- 天門
- 恩施
在浙江省杭州建德市乾潭鎮的陵上新村,有一位73歲的鄉村醫生,一個人堅守在簡陋的村衛生室,一堅持就是53年,他的名字叫吳光潮。
自學成才,守護一方百姓健康
吳光潮今年73歲,中共黨員。1966年,年僅20歲的吳光潮根據村里安排,當了“赤腳醫生”,憑著極其簡陋的醫藥設施和走家串戶的極大熱情,守候著一方村民的健康。讓人沒有想到的是,這個當年的熱血青年作為鄉村醫生一當就是一輩子。
為了更精準、更有效、更廣泛地去幫助別人,吳光潮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,為此,他除了在家勤勉的自學,還經常赴醫院、學校進修學習。1966年在乾潭區半農半醫班學習一年,1976年在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進修一年,1997年又去建德市衛生進修學校學習,求學時已50余歲,知天命之年。由于自身基礎知識有限,加上時間短、內容量大,吳光潮學習期間非常困難,他只能用最笨的辦法,勤能補拙,一遍一遍地去背去記。有志者,事竟成,苦心人,天不負,吳光潮終于學滿順利畢業,后經考試,在1998年獲得了浙江省鄉村醫生證書,自此走上了合法行醫之路。
妙手回春,行醫一生治病救人
自行醫以來,吳光潮每天起早摸黑、兢兢業業、隨叫隨到,基本上解決了小傷、小病不出村,使農村一些常見病、多發病都能在衛生室解決。
他還有自己的幾種獨門絕學。如腮腺炎,農村稱為“豬頭瘋”,嚴重時甚至需要花費上千元的醫藥費。吳光潮醫生不用病人花錢,只要用火柴在某個特殊的穴位燒一下,就能很快讓病人恢復健康。此外,他還擅長針灸、拔火罐等絕學。這些年來,吳光潮以中草藥治療黃疸性肝炎、腎炎多達5000余例;搶救中毒、危重溺水、肝炎60余例。同時,他還積極參與本村衛生預防、健康教育、水改、路改、廁改等工作,使得當地傳染病也得到很好地防控。
不忘初心,堅守一生基層衛生
1970年,吳光潮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,此后他更加奮發專研醫術。
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“意外事件”更加堅定了他的人生價值觀。那是一次和同行上山采藥的過程,為采摘一懸崖高處的中草藥,突發了墜崖事件,一個同行當場身亡,而自己則受了重傷。養傷期間,鄉村缺醫少藥、村民看病難、發生意外得不到及時救治的現實深深地刺痛了吳光潮的心。從此,他更加堅定了要當好一名醫生、一輩子為村民治病的決心。
漸漸地,隨著吳光潮的醫術逐漸精通,不僅治好了村民的傷風咳嗽,很多疑難雜癥也被他治好。如村里一個四五歲的幼兒,意外摔入池塘里,被他搶救過來。外市一個肝腹水很嚴重的病人也被他治好。當村醫沒幾年,吳光潮在當地就小有名氣了,鎮上的大衛生院和隔壁村診所來高薪聘請,都被他一一婉拒。他說,“我是黨員,國家培養我,村民離不開我,我不能一走了之。”
吳光潮行醫至今,所獲榮譽無數。1998年被評為“全國優秀鄉村醫生”,2007-2012年被評選為建德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,2018年又獲得了第六屆“最美杭州人”和建德市第六屆道德模范榮譽稱號。同時,他的事跡也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。人民日報、光明日報、浙江日報、浙江衛視等中央和省內主流媒體相繼報道了他的感人事跡,特別是浙江新聞聯播在2019年1月22-24日連續三天進行了集中報道。新華社客戶端也專門推出相關報道。2019年1月26日,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節目《24小時》用了10分23秒,以《73歲仍堅守》為題再次講述了吳光潮的動人故事。
醫者仁心,吳光潮用其一生踐行著村民“健康守門人”的職責,F在他雖然已退休十余年了,然而依然堅持早上四五點鐘開門出診,下午去野外、附近的山上采草藥,幾十年如一日,風雨無阻,在乾潭鎮梅塘村衛生室默默服務著、奉獻著。在接受《人民日報》記者采訪時,他說,我這個“鄉村醫生”還有很多年可以干!
|